短视频平台不应是助养非法医疗广告滋长的温床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时间:2021-08-08 16:57:30  阅读:316414+

  今年以来,中央网信办、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等部门已经多次出台相关规定,互联网监管力度正不断加强,然而众多互联网灰产仍在泛滥生长。

  近日,短视频平台上的广告乱象引发关注,记者调查发现,各种医疗广告已经渗透到各个短视频平台,其运营模式也十分典型。以闽创为代表机构为例,传播渠道遍布抖音、快手、视频号等。具体操作方法为团队以医生的名义注册个人账号,运营内容,吸引粉丝,通过“医生助理”线上接待,导诊到线下医院,另一种模式为签约医生,医生线上诊疗+卖药,机构线下发货,医生则可以获得出诊费、流水抽成等收入,然而除了人力成本是最大支出外,其视频制作等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

  记者发现,由于短视频平台医生注册低门槛,“个人医生”们在平台上也颇为活跃,深挖背后却是医院无资质、注册医院与实际医院不符等诸多乱象。比如抖音平台中,名为“高碑店王先生”的账号,记者通过签名中的微信号添加,朋友圈内信息体现中药及中医针灸治疗各类疾病(含男妇科等),而聊天引导到的线下诊所未能查询到任何相关信息。

  包装“医生”通过短视频介绍医疗相关科普,而后通过微信运营进行线下就医引导,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资质审核的低门槛,正在为“来路不明”的医院引流铺路。

  进一步调查可以发现,类似情况同样在快手、微信视频号上上演。快手平台中,个人账户名为“肠胃科吴大夫”,通过同样的操作流程,通过微信对话,引导用户到“吴济堂中医馆”。而另一账号“徐州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医生”,咨询之后直接被导到与平台认证截然不同的另一个医院。对账号进行医生认证做到资质审核正确,理应是平台运营的基准线,而类似情况,在各短视频平台中屡见不鲜。

  这些通过包装“医生”形象打开短视频平台的引流通道,在面向用户传播中,还存在夸大宣传的情况。记者发现,在微信视频号中,“肝病医生田飞”对用户宣传,通过物理分子治疗仪治疗肝硬化可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的治愈率。而记者进一步查询相关资料,这家民营医院所承诺的治疗率更像是一种宣传手段。记者查询众多科普资料发现,早期肝硬化康复几率比较大,不过形成肝硬化之后,肝功能收到破坏极难治愈,更多是进行缓解治疗,没有权威资料支撑该医生宣传内容。

  而在微信视频号中,类似的医生夸大宣传,虚假宣传,以微信沟通+电话交流的方式,将用户导诊到具体医院,将说好的“咨询”变成了“就诊”,实际上都是为了引导用户线上咨询就诊,加速敛财。

  进入视频时代后,抖音、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流量激增,成了众多品牌商家抢占流量的高地,从微商到“抖”商成为了一种趋势,也可能成为黑医疗广告滋生的温床。平台中,医疗机构通过打造意思个人账号,却频频发现医院查无资质、认证不符甚至虚假宣传等情况。而在短视频平台上疯狂生长的灰色产业绝不止于医疗,还有假鞋以及众多不知名三无产品。

  激增的流量是巨大的商业价值与利益收成,但流量监管的缺位所带来的负面后果也不堪设想。当流量成为非法机构获取利益的工具,进行虚假夸大的广告宣传和隐性植入,带来的是缺乏资质的医疗机构泛滥、消费者上当的机率攀升和短视频用户价值观的偏差。

  虚假医疗广告的泛滥固然有行业监管的缺失,但大量虚假广告是如何在短视频平台得以分发也值得思考,此条产业链背后是否有着与短视频平台的利益纠葛呢?

  成为巨额流量阵地的短视频平台,在暴利广告面前,应当摆正立场,对视频内容进行强审核、严监管,而不是主动为有心机构和不法分子庇护、推荐,帮助其虚假广告获得用户关注。短视频平台应当让平台广告内容审核机制落到实处,做好自身管理规范。

  在监管方面,政府应加大对于互联网平台发布不实广告的惩处力度,在平台、政府、行业的三方联手下,共同打造一个开放、健康的短视频环境。

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