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发担忧的文具盲盒与总理的圆珠笔之问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时间:2021-05-29 09:32:57  阅读:85255+ 来源:贝果财经

  引发担忧的“文具盲盒”与总理的“圆珠笔之问”

  文/朱昌俊

  “一直买买买,终于把笔的样式凑齐了!”“锦鲤盲盒好看,开到两个蓝色,没开到红色有点失望。”“买四支笔,样式重复了三支”……日前,有媒体调查发现,印上“惊喜盒”“神秘盒”“好运盒”等字眼的“文具盲盒”正悄然兴起,俘获了一批中小学生的心。买家“低龄化”的趋势也愈发明显,有学生反复购买只为抽到隐藏款文具,甚至有学生逛文具店的乐趣变成了抽“文具盲盒”。消费者协会提醒,“文具盲盒”等产品易诱导孩子产生赌博心态,家长要注意引导,避免对孩子成长造成不良影响。

  脱胎于日本福袋、扭蛋等产品形式的盲盒,在国内兴起已经有一段时间了。其具体呈现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,几乎到了没什么不能装进“盲盒”的地步。比如,从零食盲盒、景区盲盒,到机票盲盒、书籍盲盒乃至动物盲盒都大行其道。这其中,由于直接涉及到未成年人,文具盲盒市场的规范程度,更受到社会的关注。

  “盲盒”经济兴起背后的逻辑其实并不复杂。它本质上是一种游戏化的营销手段,产品还是那些产品,但是被包装进盲盒后,就巧妙地刺激了消费者的好奇心和攀比心,最终达到非理性消费甚至是“上瘾”的程度。福袋、扭蛋文化在日本的长盛不衰,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营销机制作用的结果。客观说,只要提前设定好规则,明码标价,并且确保产品、服务质量符合法律要求,盲盒经济倒也无可厚非。但是,像文具盲盒这样专门针对未成年人学生进行“收割”,自然得有更高的市场准入标准。

  从调查来看,不少学生购买文具盲盒,其实早就脱离了购买文具的本意,而是变成了一种跟风游戏,不无攀比心理和“赌性”的驱动。有心理专家就指出,未成年人自控能力较差,对盲盒中不确定的产品会产生较强的期待感,这种期待感可能会逐步“成瘾”。

  当然,这个形式可能会让人想起上世纪90年代“干脆面”中的卡片搜集热。孩子们并不知道干脆面里面的卡片人物是谁,但由于总想集齐所有卡片,便有不少学生乐此不疲地重复购买,以获得自己希望得到的卡片,这其实也是一个“上瘾”的过程。不过,专家指出,“干脆面”的卡片营销仅是附带产品具有盲盒属性,但现在的文具盲盒,商家将盲盒属性直接附加在主产品上,便会放大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确实有必要像防范网游一样,遏制文具盲盒对于未成年人学生的过度营销之势。

  还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,在中国文具质量参差不齐的大背景下,靠盲盒形式营销,可能会进一步让一些劣质文具打开市场。比如,前不久就有媒体报道,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曾对市场上深受中小学生喜欢的4个品牌香味荧光笔拆解部件逐个检测分析,发现挥发性气味来自荧光笔内的墨水,一共检测出15种挥发成分,其中10种为有毒物质,还包括高毒物质丙烯腈。那么,被装进盲盒的那些文具,在消费者事先都无法查看的情况下,其质量如何保障,来源是否正规,确实不得不打上一个问号。

  此外,中消协于4月底发布的《2021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》,再次点名盲盒概率营销问题,要求经营者不得滥用其掌握的消费大数据,暗中修改中奖几率。并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关注此类问题,加快完善相关立法,加大市场监管力度,切实规范概率营销。这点看似涉及到对市场“微观活动”的干预,但却并非多余。

  一方面,如果完全没有对概率的约束和参照,很可能出现虚假宣传等问题。机票盲盒所引发的权益争议就是非常现实的例子;另一方面,概率的高低也影响到对消费者“上瘾”心理的刺激程度。假如盲盒“中签”是大概率,其对消费者的刺激自然也就没那么强。这方面,日本消委会也曾明确要求,商家应该明确扭蛋掉出几率,并设置保底奖励。而日本的扭蛋消费,尚是以成年人为主,文具盲盒主要针对未成年消费者,强化约束就更显必要。

  提到文具盲盒的走红,还有必要有更深层次的思考,那就是中国文具制造业水平。2016年,李克强总理曾发出“圆珠笔之问”——中国3000多家制笔企业,每年生产400亿支圆珠笔,圆珠笔生产量占全球的80%,但制造笔头的原材料却全部依赖进口。我们的圆珠笔头何时不再进口?能否造出和外国一样好用的笔?与此形成对应的是,作为“盲盒”源头的日本,文具因为设计和工艺上的先进水平而在全球受到欢迎,包括一些中国家长也远赴日本为孩子购买书包等文具。这里面的落差显然值得深思。而当文具行业将“创新”精力放在文具盲盒等形式模仿之上,恐怕不是缩小差距的正途。

  未成年人心智相对不成熟,认知水平偏低,自控能力较差,涉及未成年人的商品和服务,必须有更严格的规范,这是文明社会的共识。它一方面指向的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必须有更高的要求,另一方面则是指,要对未成年人成长和价值百科观养成所带来的影响有所权衡。而在这两个方面,目前看起来大热的文具盲盒,都有让人担忧之处。这个行业到底如何规范,如何趋利避害,理应引起更多的重视。这一议题在“六一”儿童节的背景下出现,但不应该只是一个例行的节日话题。而从文具盲盒的受捧,我们或也更应该思考,中国文具如何真正打造出有质量竞争力的网红产品。

原标题:引发担忧的文具盲盒与总理的圆珠笔之问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